记大厂离职
封面是离职当天拍摄的科兴科学园。
悠哉悠哉,混了两个多月后,终于从鹅厂离职了。
离职的一个原因其实也很简单,感觉转正无望,实习又学不到什么东西,就只好润了。今年公司实习生非常多,水平也很高。原以为自己这两个月工作量应该不少,但奈何如今内卷成风,临近转正代码 CR 时才知道其他组里实习生居然做了那么多工作,更有甚者已经在部门级别的分享会里做汇报了。我这工作量顿时显得单薄,还是别去当炮灰了。
不过感觉太卷了只是一个原因,如果仅仅是卷的话我还是会参加一下。但部门这边答辩时间的一拖再拖我真是没法忍了。本来说八月中旬答辩,到八月后又说八月下旬答辩。直到我离职的时候还不知道具体的答辩时间。今日和同组实习的同学吃饭时才得知,最后答辩时间被拖到了 9 月初,这还答辩啥啊。今年秋招又比往年提前,这出结果黄花菜都凉了。同学最终也选择了放弃答辩,不过他是本科生,可以回去读研。我顿时又有些羡慕,可惜自己不能再找地方多躲几年。
从互联网实习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,毕竟之前一直在学校小作坊打工,第一次接触到正式公司的业务开发流程,感慨颇多,读研的时间果然大部分还是浪费了。在公司做业务感觉最重要的还是产出,不仅仅是代码的产出,还有各种技术积累和技术分享的产出。刚进公司 leader 和 mentor 都在跟我强调平时一定要多写写技术积累的文档,我一直到快离职时才理解为何要这样做,最后转正答辩还挺看这些东西的。可惜我没往心里去,没写几篇。不过也算学到了,有空还是应该多写写,有点内容输出会比较好吧。当然代码产出也是很重要的,学到了很多代码风格和规范相关的东西,写好的代码还是不容易。
不过互联网公司也不是都是好的,就比如代码风格这个问题,明明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,但是因为业务 ddl 或者什么别的原因,大部分人写代码时并不会特别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。完成功能和解决 bug 是第一位的,谁又在乎代码写得好或者不好呢?于是代码就逐渐变成了屎山,难以维护,最后因为有些代码耦合过深,bug 改不了,新业务加不进去,就又要花精力来重构。理想状态确实是很难实现的,但现实也过于好笑了。
另外一个比较难以忍受的是工作时长。我入职第一天,mentor 就跟我说,我们组里是早上十点半上班,晚上九点半没事了就可以下班了。实际的工作时间也差不多,不过他们正职员工很少看到有晚上九点多走的,大部分人还是会待到十点以后。我每次都是九点二十全组第一个下班(笑)。听同事说,正职员工总是九点多就下班会被 leader 叫去谈话。我并不是很理解,晚上的时间效率也不会很高,为啥一定要待到那么晚。我这下班回家也就十点多了,再处理下学校那边老师的事情,基本也就只能躺下睡觉了。两个月过于充实的上班生活也让我反思,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?我确实还没想明白这件事。
总得来说,我还是很喜欢鹅厂的,当时也是放弃了几家别的公司的机会选择了这里。现在想想,可能这并不是最优解,但我实现了很久的一个心愿,也确实不后悔。人生的能选择的路有很多,有些路令人心驰神往,但终究还是要走一遭才知道,这路好不好走,风景如何。走过的路都会成为人生的阅历,路过的风景都会记在心里,又何必后悔。